崇義縣,簡稱崇義,隸屬江西省贛州市,建1517年,全縣有10個鄉6個鎮,124個村,3個居民委員會。崇義縣位于江西省西南邊陲,礦藏資源豐富,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。
崇義縣歷史沿革
崇義縣建于明正德十二年(1517年)冬。春秋戰國時期崇義屬楚國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創郡縣制,崇義屬九江郡南燮地。東漢建武元年(25年)改九江郡為豫章郡,南壁縣改為南野縣,崇義屬之。三國吳嘉禾五年(236年)崇義屬南野縣和南安(亦作安南)縣地。隸南部都尉。晉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,改南安縣為南康縣,崇義屬南野縣和南康縣地。隋文帝開皇九年(589年),改南康郡為虔州,崇義隸虔州。隋煬帝大業元年(605年)改虔州復為南康郡,贛縣復稱南康縣,崇義屬南康縣地。唐朝時崇義隸屬南康郡。五代末期崇義屬南康縣、大庾縣、上猶縣地,隸昭信軍。宋朝淳化元年(990年)建南安軍,崇義隸南安軍。元朝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,隸江西行省,元正二十五年(1365年),改南安路為南安府,崇義隸南安府。明朝正德十二年(1517年),都御史王守仁率兵鎮壓橫水、桶岡的謝志山、藍天鳳農民起義后,奏呈皇上批復,析上猶縣的崇義、上堡、雁湖三里,南康縣的隆平、尚德二里,大庾縣的義安里建縣,擇定在崇義里的橫水設立縣治,并以崇義里之名,名縣為崇義縣,隸南安府。清朝沿用明制,崇義隸南安府。
民國元年(1912年),廢府。3年(1914年),劃江西為豫章、潯陽、廬陵、贛南四道,分領81縣,崇義屬贛南道。15年(1926年),廢道,縣直隸于省。21年(1932年),全省分為13個行政區,崇義屬第11行政區。24年(1935年),全省縮改為8個行政區,崇義屬第4行政區。
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,崇義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。1931年3月,成立崇義縣革命委員會。1931年5月,建立蘇維埃政府,先后隸于江西省和湘贛省蘇維埃政府。
1949年8月20日,崇義解放。同時成立崇義縣人民政府.隸贛州分區。1949年9月,成立贛西南行政公署。次年7月,改為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,崇義隸贛西南行政區。1951年6月,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。成立贛州區專員公署,崇義隸贛州專區。l954年6月,撤銷贛州區專員公署,成立贛南行政公署,崇義隸贛南行政區。1964年,改贛南行政公署為贛州地區專員公署。1968年,改贛州地區專員公署為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。1971年1月,改名為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。1978年,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贛州地區行政公署。崇義隸屬贛州地區。1999年7月1日贛州撤地設市,崇義隸屬贛州市。
崇義縣行政區劃
全縣有10個鄉6個鎮,124個村,3個居民委員會。
崇義縣經濟結構
產業結構不斷優化,三次產業比由2011年的14.7:61.4:23.9調整為2014年的14.9:59.3:25.8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跨越百億關口,達103.8億元。礦業不斷向深加工、高精尖方向發展,投資2.22億元的章源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一期、投資3億元的耀升硬質合金一期等重大項目2014年竣工投產。
林業加快向品牌家具、木材建材、竹纖維等產業鏈高端延伸,投資1.36億元的紅木家具項目正在辦理落戶手續。綠色食品業提檔升級,君子谷刺葡萄酒兩次榮獲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,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,新上年產1000噸餅干、6000噸飲料項目穩步推進;齊云山南酸棗系列食品不斷開拓市場,產品遠銷美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;鮮食竹筍、茶油、臍橙、高山有機大米等綠色食品產業穩步發展。
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,每年設立1000萬元旅游發展基金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;上堡梯田及美食亮相央視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Ⅱ》,與上猶、大余組建贛州西部旅游聯盟,旅游產業發展加快升溫。2014年全縣接待游客146.35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.82億元,僅陽嶺景區門票收入由2011年的38萬元增至2014年的201.34萬元,4年增長4倍多,景區門票收入躋身全市第一方陣。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培育,總部經濟發展態勢良好、成效初顯,成功引進7家股權投資及管理企業,基金規模達到6.85億元。
今年上半年,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發展態勢,實現生產總值30.16億元,增長8.2%;實現財政總收入5.35億元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.45億元,分別增長7.1%和3.2%;固定資產投資21.99億元,增長16.3%;規上工業增加值8.32億元,增長9%。
崇義縣自然地理
崇義縣位于江西省西南邊陲,地處東徑113°55′~114°38′,北緯25°24′~25°55′之間。東與南康區接壤,南與大余縣和廣東省仁化縣相交,西與湖南省汝城縣、桂東縣毗鄰,北與上猶縣交界。東西長約73公里,南北寬約59公里,總面積2206.27平方公里。距贛州市90公里。
境內山脈縱橫交錯,群峰起伏連綿,中部陽嶺海拔1259.5米,北部石牙頭海拔1333米,東部牛軛潭海拔140米,西部諸廣山脈齊云山海拔2061.3米,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,東北部陡水水庫,水域海拔170米,全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。按地貌特征,全縣大致可分為中山、低山、高丘陵、河谷階地四種類型。山地(海拔500米以上)占土地總面積47.67%;高丘(海拔300~500米)占45.06%;低丘及河谷階地(海拔300米以下)占7.27%。全縣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2座。其中西北部思順鄉的齊云山海拔2061.3米,為境內最高點,也是贛南最高的山。
崇義的江河屬長江流域贛江水系,是章水干流重要的支流。河流以大江、小江、揚眉江為主,文英、上堡、思順、金坑、聶都、義安、新溪等河次之,累計有大小河流83條,其中流域面積大于20平方公里的有30條,小于20平方公里而大于5平方公里的有53條,總長度980.9公里。平均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.441公里。
崇義縣地處中低緯度,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,冬夏兩季盛行季風,全年熱量豐富,四季分明,霧日多,日照偏少,雨量充沛,空氣濕度大,無霜期長。但由于地形復雜,垂直高度差異大,山上山下,向陽面和背陽面,氣候差異十分明顯。
崇義屬常綠闊葉林生物氣候帶,適宜各種植物的繁衍。至今保留白堊紀末和第四紀冰期后孑遺的單科單屬單種樹種銀杏。此外,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、南方紅豆杉、伯樂樹、水杉、禿杉。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長苞鐵杉、閩楠、浙江楠、楠木、花櫚木、厚樸、野茶樹、杜仲、福建柏、觀光木、鵝掌楸11種;國家三級保護樹種有穗花杉、油杉、凹葉厚樸、紅花木蓮、黃山木蘭、天竺桂、沉水樟、半楓荷、白桂木、白辛樹、華南栲、青鉤栲等14種。全縣森林資源豐富,樹木種類繁多。林木樹種有123科,892種,有“江西省綠色寶庫”之稱。
崇義森林茂密,氣候溫暖,適宜各種動物的生存和繁衍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、南方花鹿、蟒、黃腹角雉等;二類國家保護動物有金貓、獐、鷹、貓頭鷹、蘇門羚、毛冠鹿、山黑鹿、水黑鹿、穿山甲、水獺、小靈貓、大靈貓、白鷴、紅腹錦雞、娃娃魚15種。
崇義雨量充沛,溪流縱橫,河床比降大,無論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均較豐富。經統計,縣境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25654萬立方米。地下水儲量為27100萬立方米。全縣水資源共有232600萬立方米。水能理論蘊藏量19.8879萬千瓦。年電能17.4億千瓦時。年均理論密度每平方公里90瓦。
崇義礦藏資源豐富,現有鐵、銅、鉛、鎢、錫、鉬、鉍、鈹、金、銀、鋰、銣、鉋、鉭、稀土、鈾等金屬礦;有水晶、冰州石、螢石、瓷土、磷、大理石、花崗石、硅石、石灰巖、白云巖等非金屬礦;有燃料礦——煤。已開發利用的有鉛、鋅、鎢、錫、鉬、鈹、金、鈾、熒石、大理石、石灰巖、煤,其中鎢錫為尤盛。
本文主題:崇義縣,崇義
相關信息:崇義縣企業網
2022-04-05
2022-04-05
2022-04-05
2022-04-05
2022-04-05
2022-04-05